相信很多用户在使用APP或者是小程序的时候系统都会弹出需要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保护等相关的弹窗,尤其是在线下消费时需要扫码的时候更是会弹出需要收集个人信息的弹窗,如果用户不同意的话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或是限制使用,相当于被迫同意APP或是小程序收集个人资料。
(资料图)
近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调查,重点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知晓情况、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侵权形式、常见救济措施以及权益保护满意度等,回收有效问卷3726份。
结果显示,超五成受访者不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内容;13.72%的受访者了解且认真阅读过个人信息保护法,29.76%的受访者表示了解部分内容。
34.25%的受访者表示仅听说过,13.55%的受访者不知道有个人信息保护法,更有8.72%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相关情况。
用户在未阅读安全协议就勾选同意的重要因素大致涵盖了“字数太多,篇幅太长”、“字体太小,看得费劲”、“表述拗口,不能理解意思”、“无论是否阅读,都必须同意才能继续使用”等。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在拒绝非必要的授权之后高达90.62%的APP和小程序不能使用或是限制使用部分功能,其中不能使用的占比25.56%,仅能使用部分功能的占比65.06%。
此次调查还针对APP和小程序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具体来看,超七成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曾被泄露,而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被认为是个人信息泄露最严重的行业,占比高达46.96%。
其中,受访者的位置信息和手机相册被索权最多,分别高达53.95%和50.07%,其次是通讯录(44.96%)、短信(43.67%)、手机存储文件(41.39%)以及通话记录(40.05%)等。
在个人信息被侵害后,68.37%的受访者表示未采取措施,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渠道”的占比49.15%,其次是“没有资金损失”、“成本高”、“不知晓或无法找到侵害个人信息的具体经营者”等。
我们作为消费者和用户,也作为个人信息的产生者和提供者,应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秉持“非必要不提供”原则拒绝提供和接受商品、服务无关联的个人信息,主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个人信息遭到侵害。
同时在使用应用程序时应阅读安全隐私协议,特别关注授权权限等,再决定是否接受此协议。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侵害后,一定要向有关部门以及主动拨打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另外,也希望APP以及小程序的经营者应通过提供多种服务方式以保障消费者选择权等合法权益,不要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或购物、缴费,也不要利用公众号或APP、小程序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