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驶向新时代。汽车驱动从燃油加速向新能源转换,角色从代步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型。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从4.06%增至31.85%,近7倍地上涨。
“智能化”已成为车企逐鹿焦点。在4月18日至27日的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海车展”)上,各大车企借着舞台,尽现智能化赛道上的智能战略与破局技术。
(资料图片)
行业变革,车企千帆竞渡。汽车产业作为中国诸多大城市的支柱性产业,车城们同样亟待谋局、突围。在对智能车的谋局上,作为汽车制造中心的上海,正浮现出了智能化的新版图。
本期《澎湃城市报告》关注汽车行业变革下的上海智能车新格局,推出专题——《上海智能车开往新版图》。
经过十多年培育,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在“上半场”电动化已涌现出一批新能源汽车先锋城市,当进入“下半场”智能化,哪些城市会在智能汽车领域脱颖而出?
澎湃研究所专访赛迪研究院研究员赫荣亮、助理研究院李雨浓,详解对智能车的谋局上,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如何发挥优势,找到城市发展着力点。
六大细分领域诞生新独角兽
澎湃新闻:燃油车正“骨折”抛售,智能汽车成为重要趋势,城市竞相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关键点是什么?
赫荣亮:应该是智能驾驶全产业链的构建能力。
汽车智能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或者说核心就是自动驾驶。随着激光雷达、高性能车载芯片、高精地图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自动驾驶功能越来越强大,汽车生产的重心逐步由传统机械硬件转向电子设备及软件,以满足自动驾驶海量场景应用。未来市场发展更加广阔,据高工智能监测,2022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L2级辅助驾驶(含L2+)前装标配交付585.99万辆,同比增长61.66%,其前装搭载率上升至29.4%,较2020年大幅上升了17.4个百多点。有关方面预计,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达到50%
澎湃新闻:在智能汽车产业链条中,哪些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势头强劲、较有前景?
李雨浓:这个问题可以结合最近的一个榜单进行观测。中国35家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企业入围1月30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2年新晋独角兽名单。独角兽是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通过他们的发展情况可以管中窥豹、把脉产业状态。上述35家企业就集中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汽车芯片、新能源整车等细分领域。具体看:
16家电池产业企业入榜,高性能动力电池是汽车电动化的主赛道。
6家智能驾驶企业入榜,涵盖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算法、计算平台、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等智能驾驶核心环节。
6家半导体芯片企业入榜,涉及高性能GPU芯片、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等产品。高性能车规级芯片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基础。
4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入榜,培育高端品牌是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向。
2家汽车共享化领域企业入榜。
1家汽车后市场领域企业入榜,202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19亿辆,未来保险、金融、文化等环节在内的汽车后市场发展前景也很广阔。
来源:福布斯中国(2023,04)
澎湃新闻: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成为IT公司入局汽车行业的切口,如何看待IT公司与主机厂的协作关系?谁可能是未来行业的主导?
赫荣亮:具备数据资源整合能力的整车企业,将保持在协作上的主导权,IT公司作为部件供应商将驱动软件写入到零部件中,由整车企业进行集成。
但对于车机软件自主开发程度较弱,车载操作系统、车控操作系统等开发能力不强的车企,将严重依赖一级部件供应商,其数据收集、整理和开发将大部分由IT软件企业来主导。“软件定义汽车”,利好最大的是其实还是软硬件一体化的企业,比如“蔚小理”新势力,虽然它们现在经营遇到了一些问题。而且,未来车机系统将实现操控、车载、智能驾驶的全线贯通,实现整车OS,这是也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的终极形式。
智能汽车城市形成“三个梯队”
澎湃新闻:燃油车退场、新能源车普及、智能车走热……行业变化让汽车重点城市“洗牌”。当下,哪些区域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产业的主要集聚地?
李雨浓:根据自身发展特色,我国分布有三类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产业的优势各有不同。
第一类是科技创新驱动型,拥有孵化高科技初创公司的人才、资金等创新关键资源,强势领域集中在电动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方面,代表城市集群有北京、上海等;
第二类是重大项目牵引型,有吸引大型汽车智能网联系统项目落地的技术、资金等要素实力,可提供土地、财政资金、行政管理等必要政策支持,代表城市集群有青岛、合肥、西安等;
第三类是传统汽车升级型,利用原有的传统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基础,进行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可提供整车总装、标准化零部件等重工业设备、技术、工人支持,代表城市集群有柳州、重庆、沈阳等,都在此列。
澎湃新闻:上述代表城市集群在智能汽车方面,各自形成怎样的发展态势?
李雨浓: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还是分成三类来谈。
一线城市:京沪广深等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等资源优势,开展政策试点形成领先优势,抢占自动驾驶产业制高点。
北京、上海、深圳是全国科创先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三个城市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较早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出台地方法规、管理细则等支持政策,加快智能驾驶测试和商业化运营试点,正在积极开拓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和商业化应用。
同时,京沪深三市金融市场发达,新兴产业领域投资活跃,通过私募股权投资、IPO上市融资等投融资形式,三市孵化出车机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技术初创公司,经统计,在融资方面,三个城市占到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投融资事件总数的三分之一。
2022年新晋独角兽名单中,京沪广深四市共有18家新晋独角兽,占全国新增数量的51%。
上海在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GPU大算力芯片、动力电池安全管理、车联网等领域新增7家独角兽。北京在全固态锂电、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新增4家独角兽。深圳已涌现出欣旺达电池、航顺物联网芯片等知名产品,新增4家独角兽。广州汽车制造业基础雄厚,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培育了高端整车品牌“埃安”等3家独角兽。
二线城市: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发挥汽车制造基地、智能网联应用场景优势,促进形成周边环节产业配套,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系统。这些城市具备一定规模汽车制造业基础,同时具备土地、人力等要素优势。
2022年新晋独角兽名单中,武汉、嘉兴、天津、重庆、南京、杭州、长沙、常州、苏州、宁波、厦门、肇庆12座城市共新增14家独角兽。
其中,武汉作为汽车工业重镇,汽车制造业发达,东风汽车采用引进战略投资者、创投资本、核心员工持股方式,创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
嘉兴紧邻上海,汽车配套产业初具规模,在雷达、摄像头、域控制器等高级辅助驾驶领域方面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2022年嘉兴还凭借长三角区位优势,引入了燃料电池企业。
三线城市:中小城市科技资源较少,自动驾驶、车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也有一批中小城市逆势突围。他们挖掘区域道路环境相对简单、驾驶场景实现相对容易、本地商业需求价值较高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本地应用,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在全国推广。
另外,2022年新晋独角兽名单中,黄石、枣庄、龙岩3座城市各有1家独角兽入围。湖北黄石、山东枣庄瞄准电池赛道,培育出代表企业。福建龙岩充分发挥新材料资源优势,开发用于汽车芯片的含氟电子气体新材料。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一些原本汽车是支柱产业的城市,在燃油车减产或停产后面临转型阵痛、甚至产业衰退风险?
赫荣亮:我国像柳州、西安等汽车老工业城市,依托传统汽车基础率先转型,“老树开新花”,紧跟汽车电动化趋势,培育新能源汽车应用和产业创新生态,支持本地企业开发新能源车型。但更多的是,一批城市因之前的燃油汽车而兴起,但在汽车电动化发展过程中,产品切换步伐较慢,受到原有产业链供应链惯性约束、本地创新资源不足、产业发展前瞻性不够,在“电动化”时代落伍。
示范区是二线城市的突围“支点”
澎湃新闻:目前国家布局有十几个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区,这些示范区对城市发展智能汽车、无人驾驶产业有何带动作用?可否举例说明?
李雨浓: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对于构建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周边产品生态体系至关重要,尤其一批本来就具备一定汽车制造基础的二线城市,通过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率先脱颖而出。
具体而言,武汉、重庆、广州、无锡、长春、合肥、长沙等城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建设,以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和开放道路测试为起点,吸引汽车企业、自动驾驶软件系统企业、零部件测试企业、自动驾驶运营服务企业、科研机构等周边生态企业向本市集聚发展,推动智能网联产业具备商业应用模式的相关技术加快进入产品生产测试、量产阶段。
比如,武汉市承建“双智试点”,率先开放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试点,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国家级测试示范区,吸引东风等10余家企业落地自动驾驶车辆,已累计开放测试路网超过1500公里,发放远程测试牌照超过100张。
长沙市扶持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示范区,已为百度等70余家企业提供6000余场测试,聚集上下游生态企业350余家,年产值超150亿元。
另一类,无锡、天津西青等地,以培育车联网应用生态为主,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带动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发展。其中,无锡与华为、中兴、百度等企业签订车联网战略合作协议,无锡全市车联网核心企业超过150家,积极开展域控制器、惯导、毫米波雷达、线控系统、功能型低速无人车等产品的研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澎湃新闻:汽车是多座一线、新一线城市的经济支柱。当行业发生变化,多座城市随之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重点产业。在行业发展迅速、多地参与竞争的背景下,这些城市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应该注意些什么?
赫荣亮:汽车工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一是做好战略谋定,掘金新兴赛道。智能网联是一条新的产业赛道,地方政府可精准施策,挖掘经济新增长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各城市均处在发展萌芽阶段,未来空间巨大。若地方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如允许完全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可显著带动产业加快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结合区域汽车、信息等行业的发展状况,选取适合本地的发展策略,政策统筹支持,引导产业从小到大健康发展。
二是稳步做好示范,打好产业基础。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创新研发,离不开汽车道路测试、验证等环节,大力推进示范区和开放测试基地的建设。建设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对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和形成集群,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三是促进企业培育,重视生态建设。汽车企业、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应加强与传感器、软件算法以及车联网类企业战略合作,推动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孵化,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强行业间合作,带动整车企业、互联网企业、自动驾驶企业、芯片企业等领域企业参与,共同推进行业发展,形成产业生态。
—————————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之城,上海的汽车产业版图随着行业变革也发生更迭。承载着燃油车时代光荣与梦想的嘉定,摸索大象转身与创新蝶变,抓住了“电车时代”制造机遇的临港新片区,开始造车新故事。
而当汽车行业拥抱新时代,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智能汽车的发展因素却更为复杂,法律法规、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研发成本等问题仍都处于“半未知”状态。热风口之下,仍需冷思考。
海报设计 白浪
澎湃城市报告,一份有用的政商决策参考。
由澎湃研究所团队主理,真问题,深研究。用“脚力”做调研,用“脑力”想问题,用“笔力”写报告。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